|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6 _- }9 a! s2 c& T1 U3 |" n. _" G; C8 Z' ^
赶集网和58同城同求转型+ |( ~' @6 j, C% g
新浪科技沈云芳
c, B0 F, f* E. Y# b4 }; F赶集网和58同城,这两家同成立于2005年的分类信息网站,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知名度和平台比拼后,开始了新一轮转型拉锯战。面对广告与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瓶颈,两家公司都在摸索更适用长尾理论的业务模式。/ y0 a/ t) K3 {% c9 t
摸索的结果是,58同城决意选择电商化,即实现各品类的在线交易功能。赶集尽管押宝蚂蚁短租的决心坚定,但对于最终是否走电商化的态度仍然暧昧不清。2 e: ]( l. |% k$ V/ D6 t4 c, g) c
两家公司的新业务本质上均是成为C2C交易平台,从中收取佣金,将每天千万的流量尽可能地变现。这是否意味着,在这场分类信息的转型拉锯战中,赶集和58同城终将殊途同归?
9 \2 n. ]$ L# g6 l赶集向左:押宝蚂蚁短租) e6 y% @" Q4 \' w2 O9 d
去年年底开始,包括赶集网CEO杨浩涌、副总裁王连涛在内的赶集高层就在不断向外释放一个信号:蚂蚁短租是赶集的下一个机会。为这一信号做注脚的,是号称2000万美元的投入。5 i7 o3 [+ P, _9 r
如今蚂蚁短租上线快一年,近三个月25%的订单数平均增长率,让它成为赶集增长最快的业务。除了赶集本身的充值业务外,蚂蚁短租目前是赶集网唯一能在线交易的业务。租客在线支付房款由赶集保管,交易达成后房款才会打给房东,赶集从中抽取10%的佣金。: h, |- L" e" |! D g
据杨浩涌透露,蚂蚁短租近一年中的订单数超10万单,每单客单价在三四百元。以此推算,蚂蚁短租上线后的收入大约在三四百万。) L# {% F& U. ~% c* L( `/ |
这一收入量级显然还在起步阶段,整个业务也处于亏损状态。杨浩涌表示,至少在近三年内,赶集网还需要向蚂蚁短租投入资金。
1 K2 `* E# Q$ Y3 ~显然,蚂蚁短租模式的本质是电商里的C2C。杨浩涌也称其为盈利模式清晰且前景明朗的业务。但面对媒体关于赶集整站是否会走电商化道路的几次提问,杨浩涌的回答都显得暧昧不清。他说:电商需要一步步做,我们比较专注,先从蚂蚁短租做起。当有人再次追问电商化会是否是赶集大方向时,杨浩涌把身子向后靠回答道:需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慢慢做。$ j, w! @% N% d) a. ~- X
在杨浩涌看来,做电商并不容易,需要做彻底,尤其各个环节的体验要做到完善非常困难。今年7月,赶集刚刚宣布彻底放弃团购业务,这距离其推出团购业务不到一年半。* U% h- J+ c8 V9 G
58同城向右:决意电商化
$ b) W5 J2 Y; l0 M3 @) A在酝酿了半年多之后,58同城CEO姚劲波最终选择让公司走上电商化的转型道路陆续开通手机、票务等各分类版块的在线交易功能。) Q1 z) q( @3 k
大概在今年6月,姚劲波对外披露了这一策略。8月底9月初,作为试点品类,58同城北京站的二手3C数码版块开通在线支付交易功能,电商化策略进入实操阶段。如果试点成功,这一模式将推广到其他品类。9 G' x! `# M7 r/ J: F
这一策略的意图并不难理解:58将从一个纯粹的分类信息平台转变为一个C2C交易平台。如果转型成功,原先每日千万级别的流量将转化成可观的成交额。同理,58同城可从中收取佣金。' ~2 @1 W) f, G( w/ L. I: f
目前,58同城在交易中支付环节引入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58同城负责物流部分。为了培养用户习惯,姚劲波称其三年内不会考虑对交易收取佣金。此外,目前第三方支付扣取的佣金费也由58同城补贴。
0 H$ M/ E) F( Z1 _& [3 R, ]这也意味着,三年内形成的交易数越多,对58同城形成的资金压力越大。与杨浩涌相比,姚劲波对电商化策略显得很笃定:我们会在能力范围内行事。在他看来,电商化对资金确实将形成考验,但他相信这是一个准确的方向。而据他透露,58同城今年一半的运营预算将投到电商化的扶持上。7 K# |) k" x8 V9 B
分类信息七年之痒
2 Z* e% V( X) G/ |) h; \对于赶集和58同城来说,在快速扩张下实现盈利是一道坎,如今已到七年之痒的关口。8 }) Y0 E* z: Z! n W! |
另一分类信息网站百姓网的CEO王建硕认为,去年开始,分类信息行业运营成本过高、市场投入过大以至于营收无法覆盖成本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赶集和58同城转型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上述问题。分类信息网站的营收还在起步阶段,对于国内大部分公司来说,现阶段要实现盈利很困难。
4 u, x( p9 A( E( E2 p杨浩涌昨日表示,赶集网将在两三个季度后实现整体收支的平衡。而姚劲波今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态称,58同城将在下半年或明年实现盈利。( P5 J$ j; b$ @: [% c5 j) V/ h
两家公司能否熬过这七年之痒?
& K8 y7 w o' l o: S5 h3 ] e2005年,中国互联网迎来了三家分类信息公司:赶集、58同城和百姓网。从Alexa的流量排名看,三者如今成了国内分类信息行业的前三名:58同城在国内的流量排名为32,赶集为54,百姓网为104。+ y; H5 \4 S" {2 `
去年开始,赶集和58同城的线下线上的高密度广告投放让两家几乎成了分类信息行业的代名词。今年年初,伴随着两家线下广告投放的收缩,赶集和58同城先后遭遇了一轮负面传闻:资金链紧张、裁员、团购业务收缩、推迟IPO等诸如此类。# p- w1 h) [( G9 d: M9 ?
在这些负面中,最终得到确认的只有赶集放弃团购业务。更多的传闻伴随着分类信息行业盈利模式单一的质疑陷入传闻官方辟谣传闻官方辟谣的循环。
, K1 D' _: H& M6 h1 j& y, n在业务快速扩张和大量投放广告的情况下,两家公司都需要不断地融资来维持运营。有业内观点认为,资方的加入和多次投资也加大了两家公司开辟新营收点以求尽快上市的压力。公开报道显示,截止目前,赶集和58同城都至少进行过三轮融资。前者三轮融资共计9500万美元,后者三轮融资总和1.2亿美元。
, R3 Y1 |0 V0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