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46|回复: 0

悲观者称地球90亿人口是极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12 月 4 日 23: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10月31日,随着“第70亿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 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人口学专家坦言,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但无论具体数字是什么,都在传达着一个信号: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要保持警醒。
. @0 S7 y, u, y+ t1 g8 U6 Y: L* x, M. y, M5 A3 Y. N
每12年增长10亿 原因: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的昌明7 g! {3 \& @4 {) C) q6 y1 v
& X& `2 d) f. @8 c- b
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祖先们的总数不过1.5万人。1万年前,也才去到几十万的人口规模。到了19世纪,地球的人口终于突破十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100多年。但在20世纪,人口增长的速度突然开始加速,就像一只越走越快的时钟,从20亿增长到30亿仅用了32年。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1999年,在波黑出生的阿德南·梅维奇被联合国封为“第60亿人”,纪念仪式还历历在目,但在今年10月31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第70亿宝宝”——小女生达尼卡在菲律宾的降生了。; P" |# [" I: B, {3 c

) K4 ?! x, }1 W6 j事实上,1950年以后,生育率在下降,据统计,1965~1970年间,世界人口出生率是2.1%,而如今已经下降到了1.1%。诸多因素也制约着现代人口的膨胀,如能源和环境压力。女性工作机会和收入的增加,也带来了生育率的下降。此外,教育也是现代社会抑制出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妇女的教育水平越高,拥有孩子的数量就越少。但即便如此,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数量仍一路在增长。地球上每分钟仍有150个宝宝出生。并且,人口出生率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是下降的。例如印尼,出生率正在攀升,而在尼日尔,平均每个妇女有超过7个孩子。
$ B4 A) `+ t1 ?" O; p
' \) r* \# }8 M7 a$ n4 B0 X  r原因: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的昌明0 S* p: M5 _: K! z% u' Z
8 t& l2 @0 m: o/ k, `
为何“人口时钟”越走越快?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研究所前所长郑梓桢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学技术的发达进步、现代医疗的昌明是人口得以迅速增长的两大原因。科技进步主要体现在粮食产量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有了粮食和好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可存活下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则让死亡率迅速下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他指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得这些国家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力军。在有限的地球资源面前,越走越快的“人口时钟”在给人类敲响警钟,不断提醒人类节制繁衍的速度,来平衡有限资源与人口激增之间的矛盾。
* E. ]' M, O- g+ v* t& x# F' z6 e! N, c6 |1 P# v9 |8 B0 x5 G
多少人才是太多?乐观者:134亿 悲观者:90亿
% g  `4 U" |1 |/ w+ Q4 j" J6 h( Y3 b  L7 \6 V1 Q% S
郑梓桢指出,人口确实是可以预测的。利用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算出人口未来的约数。有观点认为,当平均每名女性有2.1个后代时,全球人口总数将不再增加。地球人口在本世纪末可以HOLD住在90亿~100亿。
9 t6 `: }2 K# Y6 M6 S3 H( b$ k/ w! _) v* O7 r+ F) k; j0 T
然而,地球能够长期承载70亿人甚至上百亿人生活吗?究竟人口的数值达到多少才是太多?这个问题最早在1679年,荷兰博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安东· 凡·列文虎克就做了估算。他根据荷兰的人口密度,把它与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人口状况进行了比较,得出一个数据:地球最大的承载力是134亿人。实际上,一直以来,这样的估算从未停止过,估算数值从10亿到1兆都有,难以判断哪种说法更科学。
+ G; y2 c( G+ d) D/ I+ J/ x1 d; a4 R2 n# t
最近,媒体报道了美国哈佛大学社会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观点。他认为,地球的最大承载力大约为90亿~100亿人口。他的估算是这样的:如果把所有的谷物都用来喂养人类而不是牲口,并且所有人都愿意成为素食主义者的话,现在的14亿公顷耕地可养活100亿人口。但实际上,这14亿公顷的耕地现在只能养活25亿人口,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只吃素菜。因此,威尔逊认为,从粮食的角度出发,地球养活的人数不可能达到100亿。$ A' Z0 y2 W( V" ^4 b8 M! m5 T

+ {* v  n; x# f4 t4 Y& }6 N9 {那地球理想的人口数是多少呢?即如果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的话,人口的数值应该是多少?有媒体报道称,以生活标准计算,如果每个地球人都能享受发达国家普通人的饮食的话,地球的最大承受力只有20亿人,但如果按照每天维持最低生活必需的食物标准计算,地球可以承载120亿人。
9 _+ L; O- P. J9 k: ^& ?1 X, o/ s; m2 C. O
在郑梓桢看来,做这类估算,首先要看“好日子”的假设标准究竟是怎样,是按发达国家的标准呢,还是按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要“富养”还是要“穷养”。“就跟养孩子一样,你是计划他以后要学钢琴、出国留学,还是仅仅吃饱穿暖就好,不同的标准,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数量也就不同。”他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要保持警醒。我们需要为后代的生存多留下一些空间。”
2 V" G4 T( u0 E2 z6 z4 w
/ u4 Y2 D6 i$ S老龄化:社会进步的标志
: X/ r4 }6 g, h6 m$ ?! B) E; O5 |4 h
面对未来的人口压力,有一种乐观的观点认为,如果综合考量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低出生率和老龄化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的出生率问题,未来的世界人口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数量上和资源上的压力。郑梓桢则认为,如果如此简单地看待人口问题的本质,就显得有点幼稚了。“如今的世界是以国家来划分的。假设我是穷人,你是富人,你家人少又有吃不完的粮食,会白白地救济给我吗?”
- ]# F+ m& }$ `  G* s3 c
% \5 }* j7 M! K+ X' ?/ x事实上,不幸的是,如今正是这样一个不公平的世界。虽然,据计算,按照如今的农业技术水平,已经能够让全世界的大小农场生产出足够多的卡路里,给 110亿人每天提供2000卡路里的热量,但直到今天,世界仍然有10亿人在挨饿。与此相对,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每年被工业化国家浪费的食物达到 2.22亿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口统计学家约尔·科恩指出,在20世纪,每天仅靠2美元为生的人数量增加了1倍。世界上5亿最富有的人占据了50%的碳排放量,30亿最穷的人仅仅占了7%。
, R" ?. c8 l% }! k7 z& E! v, |8 F% f( S- g' |
郑梓桢认为,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老龄化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人口问题,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主要是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不过,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适度的老龄化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说明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追求子女数量来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了。他们可以有更自由的生育意愿,可以不需要孩子,这使得出生率自然下降,而且随着医疗等各方面社会保障的改善,大家的寿命在延长,老年人的数量在增加。”) O( Y% q% z4 i: I1 [* k3 u% u

  i( d' O% W/ l! ^我国的人口极限又是多少呢?中国人口极限:16亿 最适合人口数量:7亿
% J: ?# P+ b4 L$ c7 Q
, X$ G$ P. I% f' }7 f! p5 L* E' ?4 m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曾作出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17亿是中国人口的一条生命线。科学家们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亿到10亿人口,主要基于以下5点: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 12.6亿人;按能源的理想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 2.6亿人。
9 j1 ^8 f7 |7 i- B, G/ D
( H* E0 C& {+ z1 v, U对此,郑梓桢表示,这种估测有其科学道理,但它是有其前提假设条件的,尤其是人均消费。不同的人均消费标准,算出来的人口承载力是有差异的。然而,无论如何,对于我国的人口现状,他指出,如果说在20世纪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人口数量的增长,那么,在21世纪,人口结构的均衡问题正在逐步取代数量问题占据主流。118.06的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的现状,老龄化问题,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结构问题。
% W; r1 f) N8 _- a7 a; y
  Q( Z* r; ]+ c广东省的人口现状又是怎样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9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我省常住人口约为1.043亿人,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3 ^, b+ B$ h. G# Y- \! P5 F9 g2 T2 N% u% Z6 i& x& E, }3 L' Q
对此,郑梓桢解释,从出生率上看,广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人口数量的庞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东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迁移人口来到我省。从大环境来看,中国人口有过多的压力,中国农村的大量过剩劳动力亟须找到流出源出地的出口,于是这一江“春水”便找到广东作为主要的出路。8 d. Q& K6 f9 D+ C7 [; M
% R$ W: \. `! z
链接 养活70亿人要多少资源?
+ X: m, T( y& ?6 K4 o8 G4 ^- W& i: S& }; X  {
喝:每人喝一瓶矿泉水,这70亿个矿泉水瓶排在一起,全长达到42万公里,能够从地面一直排到月球。+ \8 Z# G- N1 D- E

  M* |( w' F  k9 N6 @食:每人吃4两米饭,相当于消耗大米140万吨,需要2.3万多个标准火车皮才能装下。这些车皮连接在一起,能从北京站排到山东德州。; m) d0 q0 x9 |. ^" [

7 }2 Q# E1 Z% c0 {3 k- U# h. H衣:每人一件全棉的T恤,即便不算加工的损耗,按照85%的含棉量计算,至少也要消耗165万吨棉花。  w# A+ v0 k' @5 P' \

! b4 f4 ~6 U5 ~( m住:如果按每人居住面积30平方米计算,占地面积达到2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北京市的面积,也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文/大洋网)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4 月 2 日 17:12 , Processed in 0.1270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