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e n9 q- I7 V3 ^& H) V; E: g- J4 P/ S1 y, y
(权威访谈)托起中国的深蓝梦想
) [4 Q6 O- Z+ J" p4 S+ E7 r) K# ^% }6 L3 h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向5000米深海发起冲击之际专访总设计师徐芑南
7 |" \$ h. m. ]/ O( s# c# \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罗沙 余晓洁) 继21日成功突破4000米深度后,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即将再接再厉,向5000米深海发起冲击。在中国人有望再次创造人类探索海洋奇迹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
E. z+ g. \* C) h1 [ 天气、海况多变属“意料之中”
9 A, N7 M9 T7 ~ 记者:“蛟龙”号出发进行5000米级海试以来的日日夜夜,您是如何度过的?原定于22日进行的第二次下潜试验因为气象恶劣被迫取消,您如何看待这个小小的挫折?
1 \5 g8 F2 V. o0 C5 ]$ ? 徐芑南:这次5000米级海试相比去年进行的3000米级,深度更大,海域更加陌生。这对“蛟龙”号可以说是一次新的、更大的考验。16日“蛟龙”号抵达海试区域以来,我的心情始终紧紧与海上情况连在一起。每天守在北京陆基保障中心,等待现场指挥部传回的第一手信息。特别是看到海试团队成功取得了突破4000米的深度,我的心情确实非常激动。
% O! H" A7 O; C% a0 J; {! m 第二次海试因故取消,并不能说就是一次挫折。海洋高科技装备的研制,最终都必须深入大洋进行实践验证。海上的天气、海况时时刻刻千变万化,虽然有气象部门进行预报,但始终不可能完全准确把握。可以说,出现试验因天气原因取消的情况,是完全在我们计划内的。“蛟龙”号的海试,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 X. `2 P3 d5 X" F/ a" T' I 在试验方案中,我们规定的“蛟龙”号海试气象条件是“4级风、3级海况”。但在设计时,“蛟龙”号已经考虑到在更高的海况下布放和回收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潜水器仍属于海试阶段,需积累经验,安全方面的规定会更加严格一些。
0 L X/ [1 w* o( ? “蛟龙”号:全球载人潜水器中属“第一梯队”2 _3 x" V0 w/ a8 @0 i- b. i& y
记者:如果“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深度,那就意味着我国深海考察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70%以上的海洋。从技术上说,“蛟龙”号在全球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吗?: B5 b9 U# o( g7 X: a) e+ J$ c
徐芑南:回顾世界各国潜水器的发展历程,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由于科研装备研发的规律,后研发的装备一般都是要更先进一些。我国研制载人潜水器的各种技术、资源条件相比其他几个国家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可以自豪地说,“蛟龙”号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是属于第一梯队的。6 b6 k4 m/ Q; _. B h) c# l
具体来说,“蛟龙”号使用了最先进的数字化水下通信技术,我们的水下运动系统可以让“蛟龙”号在海底来去自由。当然,许多的先进技术,我们都是在其他国家潜水器研发的基础上吸收、改进而来的,可以说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还有部分技术,例如水下高清视频拍摄和传输,暂时还是使用国外产品。# }6 c5 d: A1 B; ~" Q
目前,世界各潜水器强国都在改进自己的潜水器性能,或者研制深度更深、功能更强大的潜水器,我们也会继续对“蛟龙”号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加紧我国潜航员队伍的培养。
2 v* c m7 `$ V- Q 中国载人深潜:从无到有,后来居上/ H3 T6 }4 g) I# v2 Z& i
记者:我国研制深海潜水器的历史不到30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后来居上。我们的科研人员是如何一步步创造中国深海潜水奇迹的?- o2 K9 u) _) p# L5 @0 d! g
徐芑南:这个历程,确实一言难尽。深海潜水器,大概可以分为带缆水下机器人(ROV)、无人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和载人潜水器(HOV)等几大类。我国的潜水器,也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6 L0 T J% t' j9 x% G2 U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制早期的ROV,到1992年前后,我国ROV的深度、功能等都已比较先进。而1995年到1998年前后,我国研制成功AUV,这是我国潜水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U% m5 x; P9 E8 t( z 深海科研,装备必不可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科研人员就已经开始讨论发展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大洋科考船也开始到5000米左右深度的国际海域收集相关资料,为此后载人潜水器的研发未雨绸缪,做准备工作。' J$ j5 t4 c& H" e+ _+ u
载人深潜精神:严谨求实、拼搏奉献
) M: |# j0 U. l( d! k L& k8 }& O0 g+ i 记者:中国人不断冲击深海记录,创造奇迹背后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 s# I1 P' S0 C4 d0 `7 K 徐芑南:大洋协会根据多年的研制工作和海上试验,凝练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X: ~! e1 c0 p+ D; L3 x5 }1 C
每个参加“蛟龙”号研制的科研人员、海试队员乃至普通工人,都是用这16个字激励自己,忘我奋斗,才会有我国载人深潜奇迹的诞生。
3 u% N3 k. m' ` x( O5 ` 现在身处茫茫大洋之上的海试队员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都是“蛟龙”的亲生父母,他们亲手设计、亲手安装、再亲手送到遥远的太平洋上进行试验,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又在第一时间对潜水器进行改进。这种始终站在一线、不惧危险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为之骄傲。3 Y' ~ c4 W% {8 E
“蛟龙”号:有能力向7000米冲击
z8 O- W& `/ z- S& Q 记者:“蛟龙”号在立项之初,就把目标深度定在了世界级的7000米,也就是基本在全球海底畅行无阻。是什么样的自信和基础,让我们定下如此高的目标?
5 G9 } D3 o8 n 徐芑南:对高科技装备的研制,其科技发展的基础决定了起步高度。“蛟龙”号在2002年立项,当时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6000米级的AUV,3500米和4000米级ROV的研制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了高技术水平的支持,我们没有必要走其他国家研发的老路,可以把起点定得更高。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 i, ]2 K& U8 G4 F. ]* Q% z7 J 另一方面,从潜水器的使用任务来说,深度越大,可以进行的科研范围就越宽。比如说,海底可燃冰一般分布深度为2000至3000米,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深度为3000至4000米,而锰结核等重要矿产资源则要到5000米深度左右。我们一步到位,把潜水器的研制深度目标直接定在7000米,这样才能为今后进行更大范围的海洋科考提供技术平台支撑。总结起来,其实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有能力,有条件,就要上7000米!”' b. s4 J) W" s/ [0 r) v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6 ^8 @7 i6 X, t {3 s$ w/ r- p
! }1 r+ L. U& i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