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uta 发表于 2011 年 11 月 22 日 22:21:47

揭秘U盤縮水內幕: 512G實際容量512M成本僅10元


http://image.techweb.com.cn/upload/2011/1116/1321411939868.png
正規渠道的U盤最大容量為64G,而高達512G的U盤已經到處都是(TechWeb配圖)
【TechWeb報導】U盤憑藉其輕巧便攜,即插即用的特點,成為很多人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U盤在使用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文件無法打開,重要資料丟失的情況?如果有,不要一遍一遍殺毒,一遍一遍格式化了,你U盤可​​能是個瞞天過海的“縮水盤”!
重要文件莫名損壞
吳先生前段時間在當地的電子市場買了個4G的金士頓U盤。因為要重裝電腦,他將女兒滿月時的照片、視頻全部拷入U盤,當再次打開的時候,卻發現U盤裡的文件已經損壞,無法打開。女兒的照片、視頻丟失,令吳先生心痛不已。
吳先生找朋友幫忙檢測,才發現所謂4G的U盤,實際容量只有512M。
TechWeb調查發現,有此經歷的消費者非常多。那為什麼明明標註4G,使用幾百兆之後卻出現問題?
U盤為何會“縮水”
原來,這種會“縮水”的U盤實際上是由小容量的U盤篡改而成的。篡改後的U盤不僅消費者識別不了,連電腦也識別不了。
TechWeb了解到,要將U盤的容量篡改放大,操作非常簡單,只需使用U盤量產工具(一種可以針對U盤主控芯片進行修改的低層軟件),簡單幾步操作即可實現。
以一款512M的U盤為例,操作者可以肆意修改容量,512G也不在話下。而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正規U盤中,最大容量也僅為64G。
http://image.techweb.com.cn/upload/2011/1116/1321412030709.png
據業內人士介紹,U盤的存儲容量是由其閃存芯片容量決定的,一旦其物理結構確定,無法通過任何軟修改的方式改變容量。所以“縮水盤”純粹是為了忽悠消費者,用512M的U盤賣512G的價,這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
縮水盤成文件黑洞
但是對用戶來說,縮水盤最大危害或許不在於用512G的錢買到了512M的盤,而在於你不知道你買到了512M的U盤,拷貝進去超過其實際容量的文件,最終無法打開,造成文件丟失。
金山網絡安全專家李鐵軍告訴TechWeb,當文件超過縮水盤的實際空間大小時,看似能拷貝成功,其實複製到縮水盤中的文件是以快捷方式的形式被寫入,當用戶再打開文件時,就會發現無法正常使用。
所以,縮水盤成為一個文件“黑洞”,是導致U盤文件丟失的罪魁禍首。李鐵軍說,每月使用金山毒霸“數據恢復”功能來尋找U盤丟失文件的會員就超過上萬名。其中因使用縮水盤而造成重要數據、文件丟失的比例高達80%。
每12個U盤中便有一個縮水盤
根據金山安全中心的數據統計,每12個在電腦上運行的U盤,就有一個是隨時可能造成文件和數據丟失的縮水盤或勞損盤。
縮水盤通常通過零散的、非正規渠道進行分銷,包括電子賣場、地攤、網店等。
在定價方面,在“驚人容量”之下,為了進一步誘使消費者購買,“縮水盤”一般會給出比同等容量U盤低得多的價格。以一款號稱512G的“縮水盤”為例,其售價僅180元,但實際容量可能僅數十M,對應的成本僅10元左右,這意味著其利潤高達近20倍。
據一位耗材經營商透露,早年U盤價格昂貴,這種“縮水盤”利潤率更高,近年來U盤價格大幅下降,不法商戶只有靠大批量出貨的方式來維持利潤。
如何防範和識別擴容盤
那麼如何防範縮水盤?李鐵軍稱,一般情況下,U盤實際容量與標註容量並不完全一致,但當U盤的實際容量小於或等於其標稱的90%時,即可被認定為存在質量問題的擴容盤。他建議,不要購買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U盤,並且選擇可靠、有信譽的商家和正規渠道購買。另外,主動了解一些關於縮水盤的知識,培養防範意識,購買後可以現場開封,存儲和打開一個大小超過U盤標註容量一半的大文件檢測或者直接使用專業U盤檢測小工具進行容量鑑定。若不慎買到縮水盤,應馬上轉出文件和資料,並儘快與商家溝通進行退換或索賠。 (張睿)

進入詳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U盤縮水內幕: 512G實際容量512M成本僅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