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电影乱局
2011年的上半年就要过去,中国电影一片愁云惨淡。下半年呢?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单纯从“卖点”和“数据面”上看,这个年度的景况本应一片大好。
电影银幕数超高速增加着。
电影投资高速增加着。
好莱坞大片持续引进着。
宣传发行技法越来越纯熟。
明星阵容越来越强。
每一部电影在创作之初,都早早地捋清了卖点。
结果呢?不仅仅2011年上半年的票房下降,甚至连一部获得普遍好评的影片都没有出现。
大陆片乏力。香港片乏力。美国大片也乏力。商业片乏力。艺术片乏力。大制作乏力。小成本乏力。综合起来就是两个字:乏力。
大道理不复杂:盛极而衰。
2010年迎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近期最高峰,之后总要有一个盘整的过程。不会有30%连年持续高速增长的臆想“黄金时代”,守住100亿成了一个重任——尽管在银幕数可能会增长20%的前题下。
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单个银幕前的观众人数,开始下降了。
小道理却是具体而纠结的。
施南生在嘎纳说:“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将近一半是靠进口电影”。记者不加分析的报道,容易造成一个错觉:2010年的100亿,主要靠的是进口电影增加的票房。其实不然,多年来,在大陆市场上,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始终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市场比例,那就是,国产电影VS进口电影,60%VS40%,有时达到55%VS45%,国产电影一直略占优势。进口电影票房在2010年爆发性增长,国产电影票房在2010年同样爆发性增长,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和进口电影的比例关系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大陆市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客观现状。
2011年上半年,进口电影不甚给力,让人记得住的电影几乎一部都没有。接下来,要靠大批续集电影救命,《加勒比海盗》、《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哈利波特》……上半年,国产电影衰弱,进口电影也并没有改变其市场分额,同样不振——这是一个完整的大市场,并非几部好电影就能大规模改变其状态。在大市场糟糕的时候,好电影也会被淹掉。大市场景气的时候,烂电影也可以卖钱。进口电影到了中国,同样避不开这个规律。
华语电影的表现也够呛。一向在大陆屡战屡胜的香港模式,忽然不灵光了。大陆这边的制作,却完全没有能够捕捉住外片、港片乏力的契机,扩大市场影响,连口碑也没有赚到。
《关云长》工艺水平不差,但就是卖不出太高的票房;《倩女幽魂》从故事到制作,比起20多年前的版本都有差距,这是为什么?《新少林寺》的假定性玩得太猛,不太能让人接受。大陆这边,《寻龙夺宝》和出品方的预期差距太大。《战国》这样雄心勃勃的大片在各个方面的差距都太过明显,反倒不用做什么分析。古装动作大片这股子潮流是要退退了,《战国》和若干港片一起,成为古装动作大片退潮的标志和推手。不出两三年,香港那些价格昂贵的动作团队,要减价了,拭目以待。
有点文艺感的中小片也不太灵光。原因其实产生于战略层面:以前,大陆青年要香港影人定标准,知道什么叫文艺,什么叫小资。如今,无论过程如何,大陆青年渐渐产生了自身决断的小资标准。于是,香港影人的套路,渐渐不那么有说服力;大陆的标准又没有建立起来,自己闪出来一个大空档。
《刀见笑》等待了许久,终于出手,结果和早些出手也无大不同。《硬汉2》和1一样,票房不够硬。《惊沙》做得虽好,但白白被窝住了。《我知女人心》等等,其走向也早就可以料到。《歼十出击》呢?中国的现状,应该多拍《士兵突击》。除此之外,打酱油的电影数不胜数。
仅有的亮点,一个是《将爱》、《武林外传》,但他们的票房成绩,不是单片的胜利,而是十数年来形成的品牌的一次小爆发,为了这次爆发,一白和尚敬付出的心血又有多少?中国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品牌能够爆发?另一个亮点是《观音山》,文艺片卖了几千万,是十年来仅见之盛景。李玉自己,短期内恐怕也很难重复这个成绩。还有一部恐怖片《午夜心跳》,赚了不少票房,但没留下太多的口碑。
半年前的预言,2011年大陆电影市场,全靠一部《建党伟业》支撑了。原因多多,你认或不认,他的票房潜力就在那里。
接下来的暑期档,国产片几乎无亮点。就看进口电影的表现了。
十一前后的国庆档呢?《辛亥革命》勉力而为,小小地支撑一下。
到了贺岁档,现在能够看到的是《王的盛宴》和《金陵十三钗》……业内说法不提,到时再看结果。还有一批港片,或许品质不错,但是数年来形成的审美疲劳、近期口碑不佳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影响这些港片的卖相。
分析原因,大致是这样几条。
规划。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规划、组织上,仍旧缺乏宏观的眼光和有力的措施。虽然方方面面都有不少说辞,但那不过是说辞,中国电影如今仍是靠天吃饭的格局,完全没有进入现代化的精耕细作。冯小刚有新片了,票房赚几亿。《喜洋洋与灰太郎》上片了,一家三口进影院。小片扎堆,票房立刻降下来。档期的影响,远远不如个人品牌重要。对此,各方措施乏力,无论电影局,民营公司,中影集团,其实都无法施展太大的影响。而观众与市场,距离成熟还差得远。
水军。中国的电影营销,以远远超过制作的速度迅猛成熟着。全球各地的营销手段,中国人都学了来;咱们发明的,洋人还不容易学去。首映式,慈善宴,单曲,海报,绯闻,网络,对骂,曝光,数据,史料,技术,微博,全都成了营销手段。最可怕的是网络水军,有人买单,就有人写字。全都是不让别人说话,敢反驳就亲娘祖奶奶骂死算的劲头。先是吹嘘某部电影,之后是不许辱骂这部电影,这二年已经发展到大规模辱骂、抹黑竞争对手电影的程度。电影这事,一损俱损,对着骂的效果,如今已经显现出来——没怎么挨骂的好莱坞电影也跟着倒霉——市场整体的信誉度和吸引力,被骂倒了。
质量。说到关键,还是影片的质量。大陆电影钻牛犄角尖,香港电影重复旧作,台湾电影悲情泛滥,也就是这局面了。大陆电影被市场吓破了胆,大片小片文艺片类型片基本陷入了“唯票房论”的怪圈,媒体声音也在努力制造此种氛围。香港电影创新乏力,不断重拍旧作,其振振有词也被很多人接受——但市场快顶不住了。台湾电影就那样了,看魏德圣能不能开创新时代——估计危险性也不低。
民间常骂电影人不敬业。骂得虽痛快,客观上却起到了避重就轻的坏作用。电影这事,不是敬不敬业能够决定的。并且,几乎所有电影人都是敬业的,天底下绝没有一不敬业就有黑心钱可赚的奇怪道理。电影人都敬业,怎么很多电影拍不好?那是因为,产业格局出了大问题,有能耐的人,在这样的格局里,也一样昏招频出……用不敬业三个字,令产业的真正问题被遮掩,这么看来,骂人的人,客观上上是在推波助澜、助纣为虐。
投资。最后还要说说投资。如今投资的人多了,什么人都来投资。也难怪,改革开放30年,早开放的两百多种产业都积攒了第N桶金,兵强马壮,牛气冲天,都想小调戏电影业一把。由于电影产业常年被束缚,在财富问题上跟其他产业完全不能比较。在江浙、广东随便抓个小老板,就能把中国电影产业全部收购。于是,攥着几百个、几千个到电影业里玩玩的老板摩肩接踵。来电影界就不光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过瘾。要过瘾,就要指手划脚,对于艺术创作拿拿主意。“我是没文化,但是观众比我更没文化,我都不喜欢的故事,观众能爱看吗?”“我小时候看香港武打片长大的,就拍那样的,观众肯定喜欢!”“谁谁谁要一百万?给他!只要和我女儿合个影就行”。市场,就这么乱了。
有些大公司霸气外露,投资可以,加傍可以,第一别要回报,第二别提任何要求。同意,签,给你挂一名;不同意,算了,门口下一家进来谈——有几家这样的大公司?绝大部分连房租都愁付的小公司,扔个百八十万,叫叔叫爷的心都有。中国电影,毕竟是由这绝大部分低成本电影构成的。
又有来奢谈什么电影与资本联姻的了,好多论坛,好多数据,好多信誓旦旦……
说到根上,得把电影拍好了,实体经济不振兴,玩资本就等同于行骗。
100亿这个坎迈过去,上了点规模,创作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乱局,是艺术规律、产业规律导致的必然。乱吧,不破不立,大乱大治。 乱局,是艺术规律、产业规律导致的必然
一句点中········
页:
[1]